undiscovered@icloud.com
时间:2023-07-12 20:14:34 | 点击量:75
空调制热、制冷主要是移动热量。制热时,将室外的热量移到室内;制冷时,将室内的热量移至室外。
电热丝的能效比只能达到1:1,即消耗1千瓦的电力,产生1千瓦的热能。空调在所有制热产品中的能效比最高,可以达到1:3左右,即消耗1千瓦的电力,能够移动3千瓦左右的热量,所以空调节能省电。
空调制热、制冷的原理,是利用氟利昂冷凝液化放热,蒸发气化吸热的特性,以提高、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
空调制热时,气体氟利昂被压缩机加压,成为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室内机的换热器(此时为冷凝器),冷凝液化放热,成为液体,同时将室内空气加热,从而达到提高室内温度的目的。液体氟利昂经节流装置减压,进入室外机的换热器(此时为蒸发器),蒸发气化吸热,成为气体,同时吸取室外空气的热量(室外空气变得更冷)。成为气体的氟利昂再次进入压缩机开始下一个循环。
冷凝器工作1分钟,如果不用风扇吹的话,其表面温度可以达到40-50度。
对了说一下,制热的时候是室内的散热器变成冷凝器,制冷的时候是室外的散热器变成冷凝器。是通过一个电磁4通开关实现的。
所以说,冬天屋子比较大的情况下,用空调还是比较省电和制热的。电暖气和暖风机都是局部用的。
空调制热的缺点:不能很快制热,如果有结露,还要先除霜,等10-20分钟呢。而且如果室外温度低于零下5度,空调制热效果不好。因为空调这个时候不工作了,变频的好点,可以到零下15度。
为啥呢?比如在零度,空调的供热量只能达到70%,到了零下3度,供热量只达到30%左右。温度低于零下时,空调的室外部分极易出现结冰、结霜等现象,空调
室外机必须不断除霜,造成了供热较慢或是供热功率较低的情况。 为了缓解这种供热功率较低的情况,有的机型加装了电辅,但是电辅的功率一般不能加的很大
(考虑到安全因素挂机一般是600W-800W)所以它也只能是缓解制热差的情况,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从工作原理上来说,空调用热泵取暖是比较节省的方式。电辅
加热设备利用电阻发热,极限的制热效果输入电能和输出热量成1:1的比例(也就是600W的电功率产生600W的热量)。而空调利用热量“转移”原理制冷和制热,
可以获得高于100%的效率(一般1000W可以产生2600W的热量)。但在0℃以下的天气里,受到低温影响,空调的制热效果反而不够理想。而空调说明书上说的
制冷量和制热量是标准工作情况下测试的结果,在其他外部温度条件下,空调的制冷和制热效果都体现不出来,在制热方面,目前的标准工作温度是7℃.
热泵是一种将低位热源的热能转移到高位热源的装置,也是一项举世瞩目的新能源技术。它不同于我们熟悉的可以提高势能的机械设备——“泵”;通常,热泵首先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品位热能,然后向人们提供可以利用的高品位热能。
。要了解热泵的工作原理,首先要了解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制冷系统(压缩制冷)一般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四部分组成。工作过程如下: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如氟利昂)首先在蒸发器(如空调室内机)中从高温热源(如常温空气)吸热,气化成低压蒸汽。然后制冷剂气体在压缩机中被压缩成高温高压蒸汽,高温高压气体在冷凝器中被低温热源(如冷却水)冷却冷凝成高压液体。然后通过节流元件(毛细管、热膨胀阀、电子膨胀阀等)节流。)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这样,制冷循环就完成了。热泵的性能一般用制冷系数(COP性能系数)来评价。制冷系数定义为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的热量与所需功率之比。通常情况下,热泵的制冷系数约为3-4,即热泵能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其所需能量的3-4倍。因此,热泵本质上是一种热量提升装置。工作时消耗少量电能,但能从环境介质(水、空气、土壤等)中提取4-7倍的电能。)来提高温度进行利用,这也是热泵节能的原因。欧洲、美国和日本正在竞相开发新的热泵。据报道,新型热泵的制冷系数可达6至8。如果这个数值能够普及,就意味着能源会得到更有效的利用。热泵的普及率也将大幅提高。地源热泵(GSHP)是热泵的一种。它是一种利用土壤或水作为冷热源,冬季给建筑物供暖,夏季给建筑物降温的空调技术。GSHP只在地球和房间之间“转移”能量。使用最少的电能来维持所需的室内温度。在冬天,1千瓦的电将4-5千瓦的热量从土壤或水中送入室内。夏季则相反,通过热泵将室内热量传递给土壤或水,从而在室内获得凉爽的空气。地下获得的能量将在冬天使用。如此循环往复,将建筑空间与自然融为一体。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舒适的居住环境。
热泵型空调器利用结构和单冷型空调器的结构基本相同,它是利用空调在夏季制冷的原理,即空调在夏季时,是室内制冷,室外散热,而在秋冬季制热时,方向同夏季相反,室内制热,室外制冷来达到制暖的目的。
通过四通阀切换,把压缩机压缩出来的高温高压气体先送到室内机进行冷凝,再通过连接管到外机进行蒸发来进行制热。
热泵型变频空调好吗?热泵型是什么意思啊?
热泵型是相对于电加热来说的,也就是利用制冷剂(冷媒)的气液状态转化达到制热的功能。一般市面上的家用冷暖两用空调都是热泵型空调,从来没见过电加热式的空调。因为电加热式的都叫电暖器,不叫空调。所以这个“热泵型”可以无视,其实就是普通空调的制热方式。
至于变频,就是采用变频电机,也就是压缩机的电机频率可以根据所需要的制冷制热效果改变频禒,从而达到省电的效果。至于效果有多大,如果不是经常用的话,基本体现不出来,但是变频电机比非变频电机的成本却高得多,一般空调整机贵了一千左右,所以如果同样功率、功能差不多的非变频,还是选择非变频比较划算。
空调中的热泵是什么意思?
一、空气源热泵
空气源(风冷)热泵目前的产品主要是家用热泵空调器、商用单元式热泵空调机组和热泵冷热水机组。热泵空调器已占到家用空调器销量的40~50%,年产量为400余万台。热泵冷热水机组自90年代初开始,在夏热冬冷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据不完全统计,该地区部分城市中央空调冷热源采用热泵冷热水机组的已占到20~30%,而且应用范围继续扩大并有向此移动的趋势。
二、水源热泵
虽然目前空气源热泵机组在我国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但它存在着热泵供热量随着室外气温的降低而减少和结霜问题,而水源热泵克服了以上不足,而且运行可靠性又高,近年来国内应用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三、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是以大地为热源对建筑进行空调的技术,冬季通过热泵将大地中的低位热能提高对建筑供暖,同时蓄存冷量,以备夏用;夏季通过热泵将建筑物内的热量转移到地下对建筑进钉降温,同时蓄存热量,以备冬用。由于其节能、环保、热稳定等特点,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欧美等发达国家地源热泵的利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特别是供热方面已积累了大量设计、施工和运行方面的资料和数据。
四、复合热泵
为了弥补单一热源热泵存在的局限性和充分利用低位能量,运用了各种复合热泵。如空气-空气热泵机组、空气-水热泵机组、水-水热泵机组、水-空气热泵机组、太阳-空气源热泵系统、空气回热热泵、太阳-水源热泵系统、热电水三联复合热泵、土壤-水源热泵系统等。
五、其它热泵
热泵除上述四类以外,还有喷射式热泵、吸收式热泵、工质变浓度容量调节式热泵及以CO2为工质的热泵系统。
热泵空调的热泵是什么意思
就是利用地热。打深井,把地下水抽出来,注入制冷(制热)系统,用地下水自有温度和环境温差实现空调节。全称好像是:地源热泵。
热泵型空调器与电加热型空调器有什么区别?
热泵型空调器是在单冷型空调器的基础上,增加了利用热泵制热的原理而获得制热功能的空调丹,在系统中至少增加了一个电磁四通换向阀。电加热型空调器是在冷风型空调器的基础上增加了采用电热原理制热的加热器,电加热器可以是金属丝、合金丝等电阻发热器件,也可以是陶瓷发热元件。上述两种空调器都属于冷暖两用空调器,两者的区别在于制热方式和原理不同。
利用热泵原理制热是一种节能的取暖方式。热泵型空调器制热时的能效比较大,即制热量与耗电量的比值较大,一般可达2.5以上,如当耗电功率为600W时,室内获得的热量可以在1500W以上,因此可以省电。但当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热泵型空调器制热效
率会明显降低。以环境温度7℃时制热能力计为100%,当环境温度为 0℃时,制热能力降为82%,因此热泵型空调器一般运行在5~43℃,如果有自动融霜功能,则可以在-5~43℃运行。
电热型空调器制热时能耗比相对较大,其单位制热量所消耗的电能比约为1,即用2000W功率的加热器,制热量最大值为2000W,因此不经济。但电加热型空调器应用一般不受地区限制,特别适用于冬季环境温度很低(低于-5℃)而又无其它取暖手段的场合,如北方地区,在长江以北、黄河以南,这些地区冬季最低温度达到-5℃以下的天数超过两周以上,用热泵取暖往往无法满足要求,这些地区一般又无集中的采暖设施,采用电热型空调器或者是热泵辅助电加热型空调器比较合适。有些地区供电充足,电费便宜,冬季又较冷,无管道暖气,则宜采用电热型空调器。
热泵与空调究竟有何区别
水源热泵系统可供暖、空调,还可供生活热水,一机多用,一套系统可以替换原来的锅炉加空调的两套装置或系统。特别是对于同时有供热和供冷要求的建筑物,水源热泵有着明显的优点。不仅节省了大量能源,而且用一套设备可以同时满足供热和供冷的要求,减少了设备的初投资。水源热泵系统可应用于宾馆、商场、办公楼、学校、住宅等民用和商业场所。 主要区别就是,热泵包含了空调的功能,所以热泵是酒店,学校,工厂,企业等提倡,节能,省电,环保,是空调的替代产品,发展趋势也是这样
热泵/单冷空调是什么意思?
空调的压缩机也称之为泵,用压缩机来加热的空调也称之为热泵型空调。这种空调能制热也能制冷。冬夏都能用。而单冷空调只能制冷。
怎么知道空调是热泵型还是电加热型?
KFR---是热泵冷暖型
KFRd--是热泵冷暖电加热型
空调型号 都代表什么意思
空调型号标记的含义:
(1)、K—房间空调器;
(2)、结构形式:F—分体式房间空调器;C—窗式房间空调器;Q-代表嵌入式空调;Y-代表移动式空调;T-代表天井式空调;
(3)、功能代号(单冷型无此代号):R—热泵型;D—电热型;BD—热泵辅助电热型;
(4)、名义制冷量:用 *** 数字表示,其值取制冷量的前两位数。
(5)、分体式室内机组结构代号:G-代表挂壁式内机;L-代表柜式空调内机;W-代表室外机;
(6)、改进型代号:分为A、B、C、D、E等;
(7)、特殊功能:BP—变频;Y--遥控(仅限窗机触 ;
如:KC-32/Y代表窗机,单冷,制冷量为3200W,为遥控型;
KFR-28GW/BP表示壁挂分体式变频空调器,冷暖,制冷量为2800W。
D—— 代表辅助电加热(KFR-50LW/28D)
SD — 三相电商用型号(KFR-72LW28SD)
V----- 改型标志
BP ----- 代表变频
ZBP----- 代表直流变频
RBP ----- 卧室宝(Room)系列
MBP------国美包销型号
NBP ------苏宁包销型号
FZBP-----无氟环保冷酶系列
SZBP-----矢量直流王系列
什么是热泵式空调?
就是夏天能制冷、冬天能制热的空调,这是相对于单冷空调(只能夏天制热)而言。
像我国的南方、海外的非洲等较热的地方,就买单冷空调就行了。
空调制热的制热量小于制冷量约5%,因此制热时就添加了电辅热加热器的辅助,所以空调的制热量是空调的自身制热量与电辅热加热器热量之和,而热泵型空调的制热量比它的制冷量高很多,根本不需要用电辅热加热器辅助,制热时的能效就达到一级能效。
1、工作原理不同。
电加热的制热原理类似于某些电暖器的发热原理。就是通过电热管的加热,直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热管加热后通过热传递将附近空气温度提高,这种加热方式效率较高,但一般用于柜机等功率较大的单体空调上,这种加热方式的空调机一般称为电辅热泵型空调机。
热泵型原理是压缩机吸入低压气体经过压缩机变成高温高压气体,高温气体通过换热器把水温提高,同时高温气体会冷凝变成液体。液体在进入蒸发器进行蒸发,液体经过蒸发器后变成低压低温气体,再继续循环。
就这样循环下去,空调侧循环水就变成热水了。热水经过管道送到需要采暖的房间,房间安装有风机盘管把热水和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制热目的。
2、适用环境不同。
热泵型空调天气寒冷严重影响空调制冷制热功能的正常发挥,当室外机环境温度在-5℃时几乎不能满足供热要求。
而电加热型空调,由于电辅热不需要和室外进行热交换,只需要直接利用电热管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则很好地克服了这一缺点,十分适合严寒地区使用。
3、耗电不同。
热泵型空调器正常的工作机制是把室外的热能转移到室内,消耗的能量是把热能从低温向高温转移所做的功。
电加热型空调器则是把电能直接转化为热能,相比之下要消耗很多能量。
百度百科—空调
百度百科—电辅热